专业成就信赖
服务领域
绿色餐饮服务体系认证
描述
绿色餐饮服务体系认证
一、绿色餐饮服务体系介绍
标准名称:GB/T40042-2021 《绿色餐饮经营与管理》
发布机构: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
实施日期:2021年 6 月 1 日
性质:推荐性国家标准,旨在引导餐饮行业向绿色、低碳、可持续方向发展。

2、适用范围:
1)餐饮企业类型
各类餐饮服务提供者:包括餐馆(含正餐、快餐、小吃店等)、饮品店、食堂(如学校、企业、医院食堂)、连锁餐饮品牌、酒店餐饮部门等。
特定场景餐饮业态:适用于外卖餐饮、自助餐、团餐、宴席餐饮等易产生资源浪费或环境影响的场景。
2)供应链企业:如食材供应商、餐饮设备供应商等,可参考标准中对绿色采购、环保包装等要求,优化供应链体系。
3)餐饮街区 / 园区:标准中 “绿色餐饮街区” 章节对餐饮聚集区域的节能、节水、垃圾处理等提出要求,适用于商业综合体、美食街等。
3、目的作用:绿色餐饮服务体系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,通过倡导环保、健康、节约的经营理念,推动餐饮行业在资源利用、环境保护、食品安全等方面实现绿色化转型的管理体系。该体系涵盖餐饮企业从原材料采购、加工制作、服务提供到废弃物处理的全流程,旨在减少能源消耗、降低环境污染、保障消费者健康,并促进餐饮行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
二、获取绿色餐饮服务体系认证的条件
1.合法经营:持有有效的营业执照、食品经营许可证、卫生许可证等法定资质。
2.硬件达标:
1)厨房布局符合食品安全和环保要求,配备油烟净化、污水处理、垃圾分类设施;
2)使用节能设备和环保材料(如非一次性餐具、可降解包装)。
3.流程规范:
1)建立食材采购溯源体系,留存供应商资质及检测报告;
2)制定节能减耗制度(如用水用电统计、一次性用品使用记录);
3)推行 “光盘行动” 措施(如小份菜、剩菜打包服务)。
4.员工培训:定期开展绿色餐饮相关培训(如环保知识、垃圾分类、节约习惯),保留培训记录。
5.无重大违规:近一年内未发生食品安全事故、环保违规处罚或重大消费者投诉。

三、获取认证的程序
1. 选择认证机构
向经国家认监委(CNCA)批准的认证机构提交申请。
2. 申请与预审
向认证机构提交申请表及相关材料(如营业执照、设施平面图、管理制度文件等);
认证机构进行初步审核,确认企业是否具备申请资格。
3. 现场评审
认证机构派评审员实地考察企业运营情况,检查内容包括:
厨房设备及环保设施运行状况;
食材采购、储存、加工流程的合规性;
垃圾分类、能源消耗记录及员工培训落实情况。
4. 整改与复核
若评审中发现不符合项,企业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并提交报告;
认证机构对整改结果进行复核,确认达标后进入下一阶段。
5. 认证决定与公示
认证机构根据评审结果作出是否通过认证的决定;
通过认证的企业获颁认证证书,并在官方渠道公示(如协会官网、媒体平台)。
6. 监督与复评
认证有效期通常为 3 年,期间认证机构会定期进行监督审核(如每年一次);
有效期满后,企业需重新申请复评以维持认证资格。

四、认证带给企业的效益
1. 品牌竞争力提升
获得绿色认证可作为企业差异化竞争的亮点,吸引注重环保和健康的消费者(如年轻群体、高端客户);
符合政府 “双碳” 政策导向,易获得媒体曝光和政策支持(如入选地方绿色餐饮示范单位)。
2. 成本节约
节能设备和管理措施可降低水、电、燃气等能源消耗成本(据统计,绿色餐饮企业能耗成本可降低 10%-20%);
减少一次性用品采购,降低原材料浪费(如通过 “光盘行动” 减少食物损耗)。
3. 政策与市场红利
部分地区对绿色餐饮企业提供税收减免、补贴奖励或优先参与政府采购项目;
满足国际餐饮连锁品牌的供应链准入要求(如麦当劳、星巴克的绿色供应商标准),拓展海外市场机会。
4. 客户信任与忠诚度
健康、环保的经营理念可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感,尤其在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背景下;
通过倡导 “光盘”“分餐” 等服务,提升用餐体验,促进回头客增长。
5. 管理水平优化
建立系统化的绿色管理流程,倒逼企业完善供应链管理、员工培训和绩效评估体系;
提前适应未来环保法规的严格要求(如限塑令升级、厨余垃圾处理强制标准),降低合规风险。
案例展示
  • 绿色餐饮服务体系认证证书模板
认证申请
*联系人:
*公司名称:
*邮箱:
*电话:
联系方式